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作出重要指示強調:“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60年來,學雷鋒活動在全國持續深入開展,雷鋒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的事跡深入人心,雷鋒精神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心靈。實踐證明,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雷鋒精神永不過時。”60年來,雷鋒精神在傳承弘揚中與時俱進,已經升華為從雷鋒到一批又一批雷鋒式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的精神風范,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道德標識、精神標識。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弘揚雷鋒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導推動新時代學雷鋒活動不斷拓展內容、創新形式、豐富載體,涌現出一批又一批雷鋒式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為新時代偉大變革注入不竭精神動力。新征程上,要深刻把握雷鋒精神的時代內涵,更好發揮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志愿服務保障和支持,不斷發展壯大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讓學雷鋒在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風,讓學雷鋒活動融入日常、化作經常,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強大力量。
一
崇高信仰、堅定信念不是高不可攀的。雷鋒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愛黨愛國的堅定信念,他時刻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結合起來。雷鋒認為,“黨的聲音,就是人民的聲音”。雷鋒在日記中寫道,做每一件事情、完成每一項任務,都十分需要聽黨的話,“不折不扣地按黨的指示去做”。雷鋒在短暫的一生中,把崇高的理想信念融入對黨和祖國的熱愛。他說,我們每個人的幸福也依賴于祖國的繁榮,如果損害了祖國的利益,我們每個人就得不到幸福!正是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及對黨和國家的無比熱愛,他時刻準備著犧牲個人的一切,乃至生命。習近平總書記高度贊揚了雷鋒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號召“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雷鋒“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正因為他理想信念如此堅定,才能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愛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奮不顧身。雷鋒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忠誠于黨、奉獻祖國、服務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今天,弘揚雷鋒精神最為重要的,就是增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氣,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巨大熱情,更加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把個人追求融入為黨和人民事業奮斗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二
“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雷鋒在日記中說,“一個共產黨員是人民的勤務員,應當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雷鋒認為自己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甘心做革命和建設需要的“傻子”。雷鋒真正做到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時時處處關愛他人,樂于助人,展現了社會主義文明新風。雷鋒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是雷鋒精神的衍生和傳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青年“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志愿服務工作者積極響應黨和人民號召,堅持高揚理想、腳踏實地、甘于奉獻,積極向上向善,使學習雷鋒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2016年開始,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組織開展宣傳推選100個最美志愿者、100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00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等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理想信念、愛心善意和責任擔當。開展志愿服務,傳承雷鋒精神,在抗擊疫情、扶貧救災、敬老救孤、恤病助殘、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新征程上,我們要賡續一代代“雷鋒”構筑的志愿精神,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續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三
我們應當有一種雷鋒的“釘子”精神。雷鋒是時代的楷模,其事跡體現了他作為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精神。他對待工作像夏天一樣的火熱,干一行愛一行,刻苦鉆研,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在每個崗位上都表現突出,成為典型和模范。這種釘子精神,蘊含了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創業精神、鉆研精神、實干精神。
雷鋒身上體現的釘子精神永遠不會過時,是干事創業、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的寶貴財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更多的具有釘子精神的時代楷模。如果我們都能弘揚雷鋒精神,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我們的凝聚力、戰斗力將無比強大,我們將無往而不勝。新時代以來,各條戰線上涌現出大批學習雷鋒的模范人物和先進集體,他們努力踐行釘子精神,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奮斗不息,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榜樣作用,大力激發社會正能量,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新征程上,我們都要發揚釘子精神,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
四
雷鋒精神是五千多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結合。雷鋒精神中關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價值觀等內容,體現了中華文明講仁愛、重民本、崇正義等精神特質,是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展示了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雷鋒以堅定的理想信念,以幫助他人、服務他人、關愛他人為幸福。這種胸懷與大愛,是消除物質主義膨脹、拜金主義、利己主義、零和博弈、對外擴張掠奪等錯誤思潮與做法的良方,是社會和平發展、人類團結互助的基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民族的脊梁”。雷鋒和雷鋒式先進集體和模范人物身上體現的中華民族精神,蘊含著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新時代的雷鋒精神,超越時空,超越地域,超越民族。正如英國漢學家米蘭·卡佩湯所說:“中國的雷鋒,為人類健康發展提供了一個有意義的探索。”雷鋒精神為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所接受。在復雜的國際亂局中,世界要和平友好發展,人類要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都需要永恒的雷鋒精神。弘揚雷鋒精神,有利于凝聚各國人民的價值共識、匯聚各國人民的精神力量,以全人類共同價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者:李斌,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