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遏制涉鋰企業火災事故發生,浙江省永康市應急管理局通過“三防”實現涉鋰企業重點場所數字化監管全覆蓋,建立鋰電池火災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提前預警。永康市2022年1-12月工業企業共發生2起因整治措施到位得到有效控制的涉鋰火災事故,同比下降八成。截至目前,永康市共排查涉鋰企業296家,通過驗收211家(其中鋰電池生產企業38家,使用企業173家),停產29家。永康市涉鋰企業火災事故防范的主要做法為:
一、加強質量管理,實現“源頭防”
(一)建立“黑名單”。根據全市以往涉鋰火災事故,調查火災事故原因,建立由質量問題引起火災事故的相關電芯品牌“黑名單”,建議企業禁用或慎用。
(二)做好風險監測。在鋰電池未有國家檢測標準的情況下,參照其他相近行業對鋰電池質量做風險監測,風險監測結果通告企業,起到警示作用。
二、重點場所隔離,實現“物理防”
(一)實施硬性隔離。選擇靠外墻區域或獨立的建筑內建立鋰電池儲存倉庫、殘次品鋰電池儲存場及鋰電池充放電車間(老化車間),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墻和 1.5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進行分隔,安裝甲級防火門。儲存倉庫大于500平方米、鋰電池組裝車間大于1000平方米的,安裝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系統的火災延續時間不應小于 0.5 小時。重點場所的物理隔離,可以有效阻止火勢向其他區域蔓延。
(二)確保儲存條件。確保倉庫內溫度保持在18—25度,濕度保持在40%—90%之間。鋰電池采用原有包裝貨架存放,嚴禁多層疊加堆放,防止擠壓損傷電池,繼而導致火災事故發生。每個鋰電池儲存倉庫配備應急蓄水池、防燙手套、滅火毯,以備火災初期的應急滅火處置。
三、安裝物聯設備,實現“智能防”
(一)安裝物聯設備。涉鋰企業的鋰電池儲存倉庫全部安裝可視化火點探測儀與煙霧報警器物聯感知設備,兩款設備同時使用,實現對室內環境的高溫異常報警、火點方位識別定位、煙霧感知聲光報警,疊加視頻復核功能,在線查看現場事故情況。截至目前,平臺共發生強光和高溫異常報警20多次,提示企業開展異常情況處理,有效防止火災事故發生。
(二)互聯城市大腦??梢暬瘘c探測儀與煙霧報警器物聯感知設備連接永康市數智應急平臺,并接入永康城市大腦,實行24小時平臺值班值守。第一時間將報警信息推送到應急服務中心平臺、市消防綜合救援大隊119接警平臺、企業主手機,實現智能報警。警情發生后,119、區域應急專業救援隊伍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實施事故初期救援,實現救早救小,確保將事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吳巧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