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首頁 > 人民論壇評論 > 正文

人民論壇網評 | 互聯網反詐難題有了“新解法”

網評配圖

近日,抖音舉辦“治理詐騙開放日”,來自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與媒體、抖音,圍繞防詐反詐交流應對經驗和治理措施。據報道,抖音平臺主動參與網絡詐騙治理,研發上線100多個反詐模型,提前攔截平臺96%詐騙行為,舉報量兩年內下降88%,為詐騙治理安上了一把風險防控的“防護網”。

隨著數字生活、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在無時不網、無處不網、無人不網的大背景下,網絡安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各類詐騙行為花樣翻新、層出不窮,愈發呈現出長周期、多環節、跨平臺、善屏蔽、易迷惑等特點,在詐騙的預防、辨識、打擊、宣教等方面,擺出了更大難題、提出了更高要求。

抖音平臺通過上線“抖音小安”功能,運用智能工具,識別潛在風險,開展分級干預,提升反詐能力,保護用戶安全。“抖音小安”在織密織牢反詐“防護網”中,既有先行先試、初現成效的經驗探索,又有干預主動、多方聯動、創新帶動等“多輪驅動”的理性呼吁。

主動干預、關口前移,變“亡羊補牢”為“未雨綢繆”。面對網絡詐騙事后“圍追堵”難度大等問題,“抖音小安”通過精準分析過往詐騙行為,建立文本、視頻、鏈接、設備等數據風險庫和風險模型,提前識別和攔截異常行為,做到“案不發生、錢不轉走”。各平臺要不斷把反詐關口前移,根據會話、交互、評論、直播、信息流等不同場景,準確研判出情感詐騙、致富詐騙、刷單詐騙、醫療詐騙等風險類別,分級分類分對象給予彈窗提示、安全確認、智能語音甚至是警方提醒,加強前端情報工作、苗頭偵查工作,切實以關口前移的“一小步”邁出網絡安全的“一大步”。

多方聯動、協同治理,變“獨木難支”為“合抱成林”。由于新型網絡詐騙的手段新穎、對象精準、鏈路延長等突出特征,有的是在脫離平臺管控進入第三方后,才逐步顯現出違法跡象。因此,要實施全覆蓋監管,跨平臺跨行業間要嚴格落實實名入網規定,打破監管信息壁壘,協同行業組織強化源頭治理,凈化網絡環境;要全鏈條打擊,公安、檢察、法院、銀行等部門從“黑灰產”鏈條入手,由上游及下游、以下游溯上游,打出即時查詢、緊急止付、快速凍結、聯合打擊、追繳贓款的“組合拳”,擠壓網絡詐騙生存空間;要全系統防范,打通互聯網反詐“綠色通道”,迅速準確處置高危賬號、卡號、域名等,全面提升反詐系統的防范和支撐能力。

創新帶動、技術領跑,變“人工跑腿”為“數據跑路”。治理網絡詐騙是一項“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的艱巨任務。為解決“被動與滯后”的問題,“抖音小安”作為一款AI風控產品,具有較強的主動學習能力、數據分析能力、自我迭代能力,可以“在斗爭中學會斗爭”。隨著網絡詐騙集團利用新技術新業態,不斷更新犯罪工具,我們作為治理方,必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充分利用區塊鏈、大數據、AI智能等最前沿最先進的技術手段,釋放數據資源、打破信息孤島,讓大數據監管發揮“指數效應”。與此同時,要格外注重數據采集的安全和數據運用的合規,避免技術濫用、侵犯隱私。

值得關注的是,治理網絡詐騙的經驗教訓證明,防止“一老一幼”被騙,既是“打防管控”重點,又是“群防群治”難點。針對特殊群體,“抖音小安”開辟“小安青松社區”,為老人提供語音視頻提醒、專線客服服務和最新辟謠內容;增設青少年模式,在感知環節和治理層面保護青少年。我們要加強對老人、婦女、兒童、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的個人信息保護,嚴厲打擊買賣、泄露、濫用上述群體的生物識別、金融賬號、行蹤軌跡等敏感個人信息行為,堅決斬斷詐騙鏈條,助力構筑更加安全、清朗、有序的網絡空間。(作者:肖迪)

[責任編輯:曲統昱]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